Lw725
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巴基斯坦青年萨米的中国“游与归”:希望与怀念中向前

time 2022-02-07 13:39:00   网络    阅读量:9640   

题:巴基斯坦青年萨米的中国“游与归”:希望与怀念中向前

作者 潘雨洁

核桃木盘身线条流畅,边缘刀刻精美纹样,内部可分格可折叠……在萨米的“抖音”直播间,普通托盘经一番雕琢“变身”手工艺品,片刻吸引不少网友问询。

在萨米的家乡巴基斯坦拉合尔市,木雕艺术品是当地一大特色,不少家庭参与制作,技艺祖辈相传,萨米一家亦是如此。

然而,木雕制作过程枯燥,十分考验细心和耐心。因不愿跟着爷爷学手艺,2006年,年轻的萨米独自离乡,远赴中国南京学习中文。某次同学聚会上,他偶然认识了一位“会跳舞的学妹”,由此改变了之后的人生。

“那时候,他每次从巴基斯坦回中国,都不远万里把家乡特产带给我。”萨米的妻子周莉回忆,虽不是贵重礼物,但被他的真诚打动,两人开始交往。

在周莉帮助下,萨米循序渐进,“每天学十个汉字,逐个帮他检查、纠正。”她说。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周莉总及时出现,帮助他协调沟通,感情在陪伴中渐渐累积。

“中文太难了,到现在,我还是只会写她的名字。”萨米笑着说,虽然难,但只要是心底所爱,手上就能写出来。

这段读书经历也改变了萨米的想法。2017年,夫妻俩来到青海西宁经营手工艺品商铺,希望将巴基斯坦的特色带到中国。

此后几年,不仅生意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共同打拼的两个“异乡人”,也渐渐爱上了高原小城的生活。

南方姑娘周莉学会了西北高原的特色菜“炕洋芋”,萨米也在青海的民族美食中尝到了似曾相识的家乡味道。“这里的生活、饮食习惯与巴基斯坦有点像。”令他感到方便、舒服。

“现在我们回巴基斯坦,最馋的就是开在当地的西北拉面馆,排队也要吃。”周莉笑着说。

看过南京的夫子庙、北京的紫禁城,萨米被中华文化吸引,也关注他的“同行”们。街头张贴的剪纸窗花、饭馆里的长嘴铜壶、酒器茶具,“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精美的手工品”,在他看来,中国的“能工巧匠”都藏在日常生活中。

“从小,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哥哥国家’,课本上写中国与巴基斯坦是‘患难兄弟’。”萨米想起童年时期,驻守中巴边界的军人父亲与中国士兵常常往来,“一次,爸爸搬了一大袋松子,大家围在一起吃。”

在中国生活十几年,萨米不喜欢听到自己被叫“老外”,“我的妻子、孩子都是中国人,我的事业会在这里继续,中国早已是我的家。”

春节假期,萨米陪同周莉回到故乡南京,提前准备好给妻子父母的“红包”。“我的爸爸已经去世,妈妈远在巴基斯坦,是他们把我当成儿子,关心、照顾我的一切,教会我感受生活的美好。”萨米说。

最初语言不通、难以适应的陌生异国,如今变成安居乐业,儿女双全的故乡。

年轻时不愿从父辈手中传承的手艺,如今却寄托着对他们满满的怀念……

萨米觉得,人生际遇充满未知,想法会随时间改变。“但不变的是,我们的生活总在希望与怀念中向前走。”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每日推荐
图片新闻
24小时栏目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