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725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你有微心愿,我帮你实现””青龙街道困境人群慈善帮扶项目

time 2025-04-27 15:19:39   网络    阅读量:19249   会员投稿

一、案例背景(阐述辖区主要问题和需求,有数据体现,不超过500字)

青龙街道辖区现有常住人口18万余人,其中未成年人(18岁以下)近3万人,中青年人(18-60岁近12万人,老年人(60岁以上)近2万人,其中特殊人群366人(含残疾、高龄、独居/生活不能自理等)。2023年以来,青龙街道社工站构建了“1+8+N”五社联动运营模式。以社工站为中心,协同8个社区社工室,联动多元社会服务力量,建立专业联席交流会议制度。以成长联动模式(集体培训、参访、交流等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社会工作服务管理;以服务联动模式(个案管理、服务转介、项目合作等方式建立联动方式)促进“五社联动”,激发多元主题参与民政兜底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2024年3月至今,社工站电访特殊重点关注对象1096人次,入户探访288人次,为服务对象提供情绪疏导、政策宣讲、居家环境维护、适老化器具添置等,及时回应32个服务对象微心愿,有效协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强化服务对象与社工间的专业关系,实现重点服务人群建档100%覆盖。

二、理论支持(不超过300字)

“五社联动”,即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践证明,“五社联动”有利于提高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实现服务力量和服务资源的高度整合与高效配置,打通服务“最后一米”,精准回应居民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从这个层面来说,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是否得到提升,是检验“五社联动”机制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三、服务开展(阐述服务开展模式或具体做法,需要有量化数据体现,不超过1000字)

入户探访形成慈善需求清单。为高效收集辖区特殊重点关注人群需求,青龙街道社工站培育了1支慈善志愿者队伍,成员以社区微网格员为主要成员,赋能微网格员慈善募捐理论知识、困境人群探访技能、慈善微项目实施技能等,将志愿者、微网格员转成为一直有慈善文化、有慈善信念、有慈善技能的慈善人才,协助社工站打电话关怀高龄、独居、空巢等重点关注人群,陪伴社工入户探访172名特殊重点关注人群,收集他们的需求,形成慈善需求清单,2024年3月至今收集微心愿42个。

“幸福来探店”形成慈善资源清单。为整合辖区内外优质资源,以良好的社企商共驻共建为基础,发动辖区内的社-企-商-居等多元组织资源来社区做公益、做慈善,社工站带领慈善志愿者队伍开展“幸福来探店”活动,走访113户商企,建立社工站商圈微信群1个,成员62人,开展“公益慈善与社区发展治理”社商居沙龙活动1次,动员商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形成社工站慈善资源清单98个,达成慈善合作单位20多家,2024年为社工站捐赠物资近6万元。

微心愿认领形成慈善服务清单。为了在辖区营造具象化的慈善场景,社工站在9月、10月慈善日及慈善月期间开展了线下慈善文化宣传活动,活动前期社工及慈善志愿者们深入服务对象家中,将他们的需求录制成“微心愿”视频,展现他们内心的期盼与渴望。活动现场,社工统筹发起了“微心愿”认领活动,得到了辖区爱心企业的积极响应。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成华支行、泛悦Mall·城市广场、四川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成都农商银行青龙支行、北辰星拱青创园、仁义路爱心储蓄卡自组织等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孤寡老人黄大爷、残疾儿童涵涵、独居老人李婆婆、胡婆婆、黄婆婆等的微心愿将在他们的帮助下得以实现。

    上线慈善筹款项目为特困家庭打通筹款通道。社工站接到社区的转介个案阿敏(现年44岁的阿敏是成华区青龙街道致强社区集体户居民,租住在其他街道出租房,因为长期照顾残障孩子而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不能抽身上班,生活困顿。),了解到阿敏的处境后,社工站及时召开联席会商议对策,决定为阿敏上线筹款项目,同时借助久久公益节及慈善月的良好公益氛围,为阿敏筹集善款。社工站在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博爱四川善行巴蜀”(公开募捐备案号:53510000565687030EA24003)筹款项目下创建“让爱之光照进困境妈妈的心田”一起捐,专门为阿敏打通一个筹款通道。同时,社工站在青龙街道的指导下召开了8个社区社工室联席会,做好久久公益节三日8个社区微信群线上宣传动员筹款获取配捐的工作部署,经过三天的努力,获得160人次捐赠,为阿敏筹集4200多元资金。

五、服务成效(服务介入后,问题的改善情况、成效产出等描述,有量化数据体现,不超过400字)

重点人群帮扶工作温暖人心。社工站目前已开展并完成民政领域服务对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特殊困难老年人和儿童等)的关爱服务288人次,回应了他们在生活照料、应急救助、精神慰藉、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实际需求。

慈善工作持续向上向善。社工站通过收集、整理、盘点,完成了需求收集,建立了慈善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引导商企慈善资源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及困境人群微心愿认领,回应微心愿,搭建起商企参与慈善工作的路劲。

“五社联动”聚力慈善。社工站通过组建慈善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商居联盟”建设,开展“五社联动加油站”活动,形成“政-企-商-社-居”聚力共建共享慈善事业,加油慈善文明灯塔。

六、专业反思(不超过300字)

社区是慈善需求的采集地,邻里互助是政府倡导及邻里和谐相处的传统理念,如何发动本地商企及爱心人士参与本辖区的慈善事业暨邻里互助需要社工做好慈善需求收集及呈现,感人的文字,直观的视频能将困境人群的处境深刻展示,打动别人,激发爱心,社工在工作中需要更多的务实创新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