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725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景德镇家海窑联袂华清宫,非遗柴窑霁蓝描金宫喵葫芦共铸传承佳话

time 2025-04-29 17:04:01   网络    阅读量:8588   会员投稿

西安,4月26日上午10:00 - 12:00—— 在这春意融融的时节,西安华清宫万寿殿宴会厅内,一场意义非凡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热烈展开。此次活动的主角,是景德镇家海窑与华清宫携手打造的“霓裳戏狸霁光鎏金柴窑宝御福禄”,其上霁蓝描金葫芦、贵妃侧颜、宫猫嬉戏、葡萄纹等传统纹饰交相辉映,尽显古韵风华。

景德镇家海窑联袂华清宫,非遗柴窑霁蓝描金宫喵葫芦共铸传承佳话

活动现场回顾

上午10时,活动在华清宫万寿殿宴会厅正式启幕。来自华清宫和宫猫的领导、各地的文化爱好者、非遗传承人及媒体代表齐聚于此,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活动现场,景德镇家海窑传承人胡海涛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发言,分享了自己与父亲胡家旺在非遗技艺传承道路上的难忘经历。

景德镇家海窑联袂华清宫,非遗柴窑霁蓝描金宫喵葫芦共铸传承佳话

胡海涛满怀深情地回忆:儿时的景德镇,冬日屋檐下常常有一米多长的冰溜溜,小伙伴们用竹竿打下,以伞接住,蘸点白糖,便成了天然的冰淇淋雪糕。跟随父亲前往窑口烧窑,那是我童年里最幸福的时光,因为窑周边太暖和了。父亲经常有一句没一句的让我观察窑口火焰的颜色,透过观火孔,1000多度的烈焰将匣钵烧得通红,热浪扑面的瞬间,我突然想起《西游记》里的情节,兴奋地拽着父亲衣角问:"要是我也像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一样跳进柴窑里,是不是也能炼出火眼金睛?"父亲笑着说“傻孩子“,然后面容突然沉重,他蹲下身,指着投柴口,第一次向我讲述窑神童宾的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太监潘相督造龙缸,九窑九塌。眼看窑工将被问斩,把桩师傅童宾纵身跃入窑火。次日开窑,龙缸竟通体流光,釉色如血浸般深入胎骨,终于可以达成皇帝的要求,窑工们再也不必担心性命不保。从此每座柴窑开烧前,必先祭拜这位用生命守护技艺的窑神。”

景德镇家海窑联袂华清宫,非遗柴窑霁蓝描金宫喵葫芦共铸传承佳话

匠心之作,承载千年文化

此次家海窑与华清宫联袂打造的“霓裳戏狸霁光鎏金柴窑宝御福禄”,正是这份匠心与信仰的生动体现。作品以霁蓝釉为灵动画布,以描金为细腻画笔,将华清宫的宫廷雅韵与景德镇的非遗绝技完美融合。那抹沉淀千年的霁蓝,是童宾纵身护窑时头顶的夜空,是骊山深邃的夜空;跃动的描金线条,则是窑火中永不熄灭的星辰,是华清宫的辉煌历史。为了铸就这款传世佳作,家海窑团队历经无数次的探索与尝试。他们反复试验各种配方,终于让霁蓝釉色呈现出蓝如深海、满溢老物件时代感的绝美意境。同时,为了让“宫喵戏狸”的描金线条兼具唐韵的典雅与灵动,他们不断推翻原有设计,精心启用“点金”等多种古法工艺。先用古法柴窑在1300度左右的高温中历练,再以真金调胶,二次烧制,方得大功告成。

景德镇家海窑联袂华清宫,非遗柴窑霁蓝描金宫喵葫芦共铸传承佳话

传承新章,续写文化雅韵

家海窑由景德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家旺与其子胡海涛共同创立。胡家旺是景德镇最后一位“把桩师傅”,古法柴窑泰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海涛作为新生代传承人,带着新时代的思索与追问,试图让千年窑火与唐宫美学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窑名“家海”取自两位创始人名字中的“家”与“海”二字,既铭刻家族血脉传承,亦寄寓陶瓷文化如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在活动现场,胡海涛感慨道:“家海窑的诞生,是两代人跨越时空的深情守诺。父亲用近70年的悠悠岁月,练就了‘观火和唾沫辨温’等精湛绝技。而我则带着新时代的思索与追问,让千年窑火与唐宫美学对话。这款‘霓裳戏狸霁光鎏金柴窑宝御福禄’,不仅承载着家海窑‘老而不土、雅而不独、美而不俗’的匠心理念,更是童宾精神在当代的生动续写。真正的传承,无需悲壮的牺牲,却需让每一道釉色都流淌着信仰的温度,让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文化的底蕴。”

景德镇家海窑联袂华清宫,非遗柴窑霁蓝描金宫喵葫芦共铸传承佳话

结语

此次华清宫与景德镇家海窑的跨界携手,宛如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邂逅,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深度交融,亦是非遗技艺在当代的诗意绽放。愿这抹穿越千年的霁蓝,如璀璨星辰,永远照亮我们追寻美的漫漫征途;愿这份匠心与信仰,似潺潺溪流,润泽着每一位传承者的心灵,激励更多人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以文化为笔,以匠心为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华章。

图片新闻